大熊貓保護運動

Wikipedia,自由的百科全书

Revision as of 11:59 2007年二月6日; Bear.yz (討論 | 貢獻)
(差異)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 更新版本 (差異)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大熊貓物種信息 | 大熊貓習性與繁衍 | 大熊貓保護運動

史前年代

根據考古發掘,大熊貓在史前年代曾在今日的河南地區大量繁殖。由於大熊貓體型龐大,除了能提供肉食及骨髓以外,牠漂亮的皮毛亦為古人所青睞,所以被古人大量獵殺[2]。


古代

與中國的許多野生動物不同,熊貓很少被認為有藥用價值,唯一認為可能有藥效的是熊貓的尿,而用途是溶解誤吞的鐵針。古代時,熊貓被視為珍貴的異獸,西漢文帝之母的陵墓中就用熊貓的頭骨作為陪葬。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唐太宗時曾賜兩頭活熊貓和熊貓皮給日本以表親善。此後熊貓皮以至被認為是驍勇的象徵成為人們獵取的對象。


西方人與熊貓

成熟的大熊貓最早(1869年)讓西方認識到大熊貓的是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曼德·戴維(Armand David),他拿到的只是一張熊貓皮,第一個在野外看到熊貓的西方人是J. H. Edgar。此後有大批西方人來中國射殺熊貓,捕捉活的熊貓也成為他們的強烈願望。1936年12月18日,露絲·哈肯(Ruth Harkness)攜帶一隻活的小熊貓抵達舊金山,這隻熊貓的名字叫書琳,它通過中國海關時的證明書寫的是「小狗一隻,價值二十元」。此後露絲出版了它與書琳的故事《淑女與熊貓》(The Lady and the Panda)。這些活動在1937年以後由於戰爭的影響而全部停止了,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西方而對這個物種一無所知,這也使人們對熊貓積攢了巨大的好奇心。


曲折的保護道路

由於抗日戰爭和中國內戰,外國人無法在中國繼續捕獵熊貓,但熊貓依舊是當地人獲取柔和皮毛的對象。1949年以後人口的增長給熊貓的棲息地帶來很大的壓力,之後的饑荒讓獵取野生動物成為食物的來源。文革期間,對熊貓的所有研究和保護工作基本上都停止了。改革開放後,香港和日本的皮毛市場對熊貓皮的需求膨脹,致使偷獵熊貓皮的活動日漸猖獗,而應有的保護措施由於地方官僚作風而無法實行。


大熊貓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動物。1958年設立的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內容的重點就是大熊貓,這個保護區由國家林業局直接管轄。但由於落後的保護觀念和生態學知識的匱乏,1980年代期間雖然全中國都在高喊「保護大熊貓」,但真正有利於熊貓的做法卻寥寥無幾。許多人都認為最好的保護辦法就是從野外捉來熊貓關起來,而飼養條件的惡劣和工作人員缺乏愛心及基本科學常識,使許多研究基地成為熊貓永久的牢籠。對於竹子開花給熊貓帶來的壓力,也通常是通過捕捉熊貓的方式解決,沒有研究它的食性進化和評估竹子死亡對它的實際影響。由於棲息地被破壞、環境污染、與種群隔離等原因,是野外種群的繁衍出現危機。1998年天然林砍伐的全面禁止和禁止個人擁有槍支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熊貓的生存。1992年以後,向保護區內的移民被禁止,並安排居民陸續遷出,使熊貓的棲息地得到了一定的保證。經過多年的保護工作,有些地方大熊貓的野外種群數量開始上升。


1961年熊貓的形象被選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標誌。20世紀下半葉以來,熊貓被看成是中國的象徵。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借出熊貓予美國和日本的動物園,這被視為是新中國與西方國家初次的文化交流,是當時中國外交的重要環節。到1980年代中期,熊貓的外交用途已大減,中國只借出熊貓予其他國家十年。現在國外動物園的熊貓多是中國政府出借的,熊貓如果在國外婚育,後代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由於各國人民對熊貓的喜愛和好奇,展出熊貓可以給當地動物園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而中國也希望通過出借熊貓來增加外匯收入,用於保護區的建設。不幸的是,這些收入有很大的一部分被用來繼續從野外捕捉熊貓供展出之用。因此許多國際組織如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都反對這種出借熊貓的做法。美國從1988年開始禁止了美國動物園租借野外捕捉的熊貓進行展出牟利。目前在全中國的動物園裡飼養了一定數量的熊貓,1990年代熊貓的人工繁殖也基本解決,所以此後的出借活動不再危及野生的熊貓。


< 熊科研究保育頁

個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