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尾熊

Wikipedia,自由的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樹袋熊,原文Koala是澳洲原住民的方言,意指「不喝水」,是澳洲的特有種生物,又譯作无尾熊、树熊或考拉,全世界僅分布在澳洲的東部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和維多利亞地區低海拔、不密集的桉樹林中。1798年一位探險家在澳洲布魯山脈首次發現,在19世紀初樹袋熊遭到捕殺出口,數量由百萬隻銳減至一千多隻,澳洲政府於是立法保護,澳洲的樹袋熊保護區有公立也有私立,私立的羅帕恩公園,在1970年-1976年曾飼養過白樹袋熊。


特徵

树袋熊身長約60-85公分,能活約10-15年,耳朵大小是5-6公分,腳掌大小約10-16公分,體重約13-14公斤,具有一對朝前的眼睛,前肢共有五指,其中兩指與其他三指較為分離,其型態類似人類的手,但有兩個拇指; 後肢共有四趾,其中一趾與其他三趾分離成90°角,這些型態可利於树袋熊攀附樹木、抓癢和梳毛。雌性树袋熊身體有育兒袋,可供嬰兒棲息。雄性的胸前有咖啡色條紋。


食物

树袋熊几乎只食用桉树(尤加利樹)的葉子,同时因为桉树叶含有大量的水分(约50%),树袋熊几乎从不喝水,这也是它的土著名字的来源。桉樹具有毒性,首先由肝臟停止毒性作用以備排泄,再讓树袋熊較大的盲腸汲取食物裏僅含的低量營養。由解剖學來看,树袋熊的盲腸約體長的三倍,是全腸的20%,盲腸中所容納的更多微生物幫助消化系統有效率地汲取葉中養份。


行為

树袋熊屬於夜行動物,每日睡眠20小時。幼熊出生後會住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約半年後才會從母親的袋中出來,會食用母熊半消化而痢狀的糞。


疾病

树袋熊容易感染到數種不同的疾病,常見的兩種像是結膜炎、濕屁股,是種腎臟和泌尿系統的疾病,其他還有呼吸系統的感染、一種頭骨的疾病以及寄生蟲等等。而衣原體細茵常被認為是導至树袋熊生病的主要原因,專家們正持續地在研究它和树袋熊族群們的關係。而可以發現的是树袋熊在人群擁擠或是食物供給量不足的地方生活時,會比較容易感染疾病。而有關如何使树袋熊受到更好的照顧或是減少他們受到疾病感染及受傷的相關研究一直都在進行當中。


天敵

树袋熊在生活中有幾個天敵,其中之一是澳洲犬(dingoes),當树袋熊為了要從一棵樹到另一棵而在地上行走時,不論是成年還是小树袋熊,都有可能受到澳洲犬的傷害;而小树袋熊有時則會受到老鷹(wedge-tailed eagles)及貓頭鷹的攻擊;其他像是野生的貓、狗以及狐狸,也都是树袋熊的天敵之一。但現在树袋熊受到人類道路、交通的影響,使得棲息地的減少,這也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敵人吧。


近親 树袋熊跟袋熊具有許多類似的特徵,因此牠們可能為近親,但仍需進一步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取自《wikipedia.org》


< 熊科研究保育頁

個人工具